让物联网应用上天入海,从5G到6G这一细分市场不容错过

自2005年国际电信联盟(ITU)正式提出"物联网"概念以来,物联网的技术和应用框架已经变得极其成熟,并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产业。根据The Insight Partners的数据分析,2022年全球物联网市场规模已达4832.8亿美元,并预计到2028年将增长至22704.2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CAGR)高达29.4%。
这一庞大的产业规模能够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原因之一,是由于创新技术对物联网发展的推动,其中包括潜力巨大、起步较低调的卫星通信技术。卫星通信的引入使物联网摆脱了地面基站的限制,突破了地域的束缚,为其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从而推动了一个全新的产业——卫星物联网的形成。
 
1、实现地球面积100%覆盖的卫星物联网
在过去,物联网应用的网络连接主要依赖于蜂窝移动、Wi-Fi、低功耗广域网(LPWAN)和蓝牙等技术。然而,这些网络都依赖于地面基础设施,特别是基站。因此,尽管存在NB-IoT、LoRa和Sigfox等低功耗广域网技术,但在海洋、森林、沙漠等特殊场景中,传统物联网的覆盖能力仍然面临很大的挑战。
根据移远通信MWC同期的卫星物联网线上研讨会中移远通信高级产品经理王鹏的引述,全球现有的移动通信网络仅覆盖了陆地表面的20%和地球总面积的6%。考虑到地球表面的超过70%是海洋,传统的通信基础设施无法实现全面覆盖,否则将面临高昂的成本和设备稳定性维护的挑战。这对于智能船舶、智慧港口、海上护航等物联网应用造成了很大限制。除了海洋,传统网络几乎无法覆盖偏远地区、天空、沙漠、森林和险恶山区等位置。此外,传统网络对物联网设备的容灾能力较弱,无法满足关键时刻的通信需求。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产业界开始探索卫星通信和高空平台(HAPS)等技术来弥补不足。卫星通信包括低轨道卫星(LEO)、中轨道卫星(MEO)和地球同步轨道卫星(GEO),而HAPS则利用飞机、气球和飞艇等飞行设备。如今,随着火箭发射成本的降低和卫星制造能力的提升,卫星通信发展进入了快车道。特别是低轨通信卫星的成本已经显著降低,近年来全球兴起了建设低轨卫星通信网络的热潮。
 
不同类型卫星特征参数对比
图源:移远通信
值得一提的是,鹏鹄物宇的CEO徐佳康在该研讨会上指出,低轨通信卫星可以进一步细分为宽带卫星和窄带卫星,前者用于构建互联网,后者则主要用于物联网。这两者在性能和应用场景上存在明显差异,无法互相替代。
 

宽带卫星和窄带卫星对比
图源:鹏鹄物宇
 
卫星物联网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增强了传统物联网应用的能力:
无线广域网:借助卫星通信,物联网的覆盖范围可以实现地表面积的全覆盖,为地面通信基础设施提供了有效补充。卫星通信还使物联网具备了跨域通信能力,可以通过卫星中继将数据传输到地面站点或云端服务器,进一步扩大物联网系统的部署规模。
精准定位能力:卫星通信可以为物联网设备提供精确的定位能力,像全球定位系统(GPS)和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等就是典型的应用案例。
冗余通信系统:卫星通信可以作为蜂窝网络的冗余系统,解决蜂窝网络断连导致的功能故障问题,确保关键通信的稳定性和系统的冗余性。这对于铁路、海运、航空等行业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卫星物联网还具有低成本、低功耗和低延迟等优势。得益于这些性能优势,卫星物联网在运输、农业、能源、海洋、矿业和环境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从产业发展的节奏来看,卫星互联网和卫星物联网是5G向6G升级中重要的衔接技术。在6G愿景中,实现数字孪生和万物互联是重要目标,而星地融合式网络建设是实现这一愿景的关键。然而,不需要等到6G时代,我们已经可以发展卫星物联网。
事实上,自2017年起,3GPP就开始研究非地面网络(NTN)项目,致力于将5G和卫星通信融合。随后,3GPP陆续在5G R15到R18标准中加入了关于5G和卫星通信融合的研究项目,如TR 38.811、TR 38.821、TR 36.763和TR 28.841等,这些研究项目对卫星物联网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特别是在物联网增强和用户设备定位服务等方面。
 

不同NTN网络类型
图源:3GPP
2023年无疑是卫星物联网业务进入和扩大的关键之年。2019年6月,3GPP冻结了NTN R17标准,今年即将迎来爆发性增长;5G R18标准即将冻结,这将为产业界发展卫星物联网提供更明确的标准指导;而6G愿景也逐渐清晰,卫星物联网作为不可或缺的一项技术。
可以肯定地说,卫星物联网的前景非常广阔。据麦肯锡预测,到2025年,卫星物联网行业的规模可能达到5600亿至8500亿美元。根据ABI Research的数据,全球卫星物联网连接数量有望从2019年的265万增长到2024年的2400万,年复合增长率高达55%。
 
2、移远通信丰富的卫星物联网解决方案
与传统物联网方案相比,卫星物联网方案最大的差异在于网络传输层,需要建立全新的网络链路。NTN网络主要由用户设备、网关、馈线链路、服务链路、卫星和星间链路组成。
 

基于透明载荷和再生载荷的NTN典型场景
图源:移远通信
在移远通信MWC上的演讲中,王鹏提到了一些流行的卫星物联网应用,包括野生动物监测、对讲机、无人机、卫星DTU和海洋浮漂等。针对这些应用,移远通信提供了从模组、天线到IoT平台和软件解决方案等一站式服务,并已经与客户成功合作开发相关终端设备。
 

移远通信卫星物联网方案框图
图源:移远通信
移远通信目前拥有丰富的卫星模组家族可供选择。其中包括支持IDP(IsatData Pro)卫星通信的CC200A-LB模组;符合3GPP NTN R17标准的NTN only模组CC950U-LS和CC660D-LS;以及支持IoT NTN和Cat-M的BG77X和BG95X模组。
支持卫星通信的CC200A-LB
在2023年3月,移远通信正式推出面向物联网行业应用的CC200A-LB卫星通信模组。该模组搭载了卫星物联网连接平台提供商ORBCOMM的卫星物联网连接平台,使用Inmarsat GEO星座的L频段进行通信,通过IDP卫星服务提供可靠的全球连接,并支持双向通信、低延迟和准实时的报告功能。
CC200A-LB模组具有小巧、低功耗和低延迟等性能优势。它支持的最大发送消息为6.4 Kbytes,最大接收消息为10 Kbytes;典型传输延迟在100字节时为20秒,在1 KB时为40秒;接收延迟在100字节时为12秒,在1 KB时为70秒;并支持多星座的GNSS定位服务。
 

CC200A-LB性能优势
图源:移远通信
 
主打国内市场的CC950U-LS
CC950U-LS模组是移远通信在2023上海世界移动通信大会期间推出的卫星通信新品,基于紫光展锐首颗卫星通信SoC芯片V8821开发。该芯片采用领先的22nm工艺,符合R17 IoT NTN标准,支持S频段、L频段和双频段通信,具有低功耗、小尺寸、高可靠性和高集成度等特点。
CC950U-LS模组充分发挥了V8821芯片的优势,模组尺寸仅为23.6 mm × 19.9 mm × 2.2 mm,非常小巧;支持PSM省电模式和2.1 V-4.2 V宽电压工作范围,有效延长终端电池寿命;100B数据传输时延约为3秒。此外,CC950U-LS模组支持Inmarsat和天通双卫星通信,并可为各类设备提供双向数据传输,特别适用于需要双向通信的场景。
 

基于CC950U-LS模组打造的鹏鹄物宇水文水质检测终端
图源:移远通信
 
已覆盖欧美市场的CC660D-LS
CC660D-LS模组也是移远通信在2023上海世界移动通信大会期间推出的新品,主要面向北美和欧洲市场。该模组符合3GPP Release 17 IoT NTN标准,支持GEO星座的L波段、S波段和波段23等多频段,可为各类设备提供双向数据传输,特别适用于需要双向通信的场景。模组具有出色的低功耗特性,支持不连续接收(DRX)、扩展DRX(eDRX)和省电模式(PSM),显著延长终端待机时间,非常适用于功耗敏感的卫星物联网应用。同时,CC660D-LS模组还支持增强型AT命令、SIM/eSIM以及丰富的嵌入式网络协议,并通过UART通信接口实现灵活的通信服务。
此外,移远通信的卫星定位模组阵营也在不断壮大。在2023上海世界移动通信大会前夕,移远通信推出了自主研发的双天线定位定向GNSS模组LC02H。该模组具有高性能、高稳定性和低功耗的特点,内置2个独立的卫星导航接收机芯片,可同时接收和处理BDS、GPS、Galileo、GLONASS和QZSS等多星座信号,支持双天线输入,集成先进的定位定向算法。这些优秀特性使LC02H在复杂环境中仍能快速提供精确的定位。
移远通信通过提供多种类型的卫星通信模组和卫星定位模组,满足了卫星物联网应用的需求,并已与客户成功合作开发相关终端设备。
 
本文章来源于电子发烧友,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