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看懂物联网通信市场最新风向

近日,物联网市场研究机构IoT Analytics结合2023年第一季度举办的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和嵌入式系统展(EW)两大国际性展会中物联网通信相关企业的重磅产品及亮相,以及对第一季度物联网通信企业的调研,形成了一份物联网通信市场趋势报告。
在这份报告中,IoT Analytics对物联网通信市场提炼出了10大趋势,涵盖物联网通信市场的并购、无线接入网的虚拟化、5G专网部署、低功耗广域网、卫星物联网、eSIM/iSIM、物联网安全等。笔者对其中部分趋势进行合并和重新分类,选出重点的7个方向进行分析。
 

1.物联网通信市场重大并购整合
过去几个月关于物联网通信市场影响力最大的并购整合有2大事件:一是美国的虚拟运营商Aeris完成收购爱立信的物联网业务资产,二是物联网连接管理服务商KORE收购Twilio的物联网事业部。
关于Aeris收购爱立信的物联网业务,笔者曾在《又一家巨头物联网业务被“蛇吞象”收购!仅专注连接的平台都会陷入困境?》一文中进行过详细分析,去年12月,爱立信宣布将其包括IoT Accelerator和Connected Vehicle Cloud的物联网业务出售给美国物联网方案商Aeris公司。这两个平台构成了爱立信物联网业务的核心,交易完成后,Aeris将拥有一个连接全球超过1亿台物联网设备的平台,覆盖190个国家,快速成为物联网领域具有影响力的一个平台商。
另一起收购案的主角是KORE,该公司在今年3月份宣布已签署了一项最终协议,收购Twilio的物联网业务部门,作为其建造世界上第一个“超大规模物联网”使命的一部分,KORE声称自己是物联网连接即服务(CaaS)的领导者。笔者曾在《区区1000万连接就能带来十亿收入,物联网连接服务商KORE纽约上市》一文中对该公司进行过分析。Twilio此前也是一个典型的虚拟运营商,物联网连接也是其主要业务之一,本次收购案,Twilio获得1000万股KORE普通股,这使它成为KORE的最大股东之一,约占KORE股份的11.5%。
可以看出,虚拟运营商在海外正在成为物联网连接市场的一个主力,这些厂商服务大量垂直客户,深谙物联网连接背后的价值,并持续挖掘连接之上新的增值服务,在连接管理平台基础上能够获取更多收益。今年年初,工信部发布了《关于中国联通和优友互联合作开展移动物联网业务转售的批复》,正式启动了移动物联网业务转售工作,或许未来虚拟运营商也将成为推动国内物联网繁荣的一股重要力量。
 
2.全球化开放网络带来新的想象空间
在今年的巴展上,GSMA发起了“OpenGateway”的倡议,旨在建立一个通用的网络应用编程接口(API)框架,为开发者提供对全球移动网络功能的联合访问。该倡议得到了包括中国移动在内的21家全球运营商和大型企业的支持。
在巴展期间,开放网关倡议的开放API协调各行业的愿景已经有了多个Demo演示,其中包括来自Axiata的沉浸式音乐会的体验,该演示就使用API调用进行设备定位、运营商计费和认证;另一个演示来自于5G未来论坛现场的一个音乐家即兴表演,由边缘位置模型API提供支持,来自世界各地的音乐家参加演出;还有一个演示是由Orange、西班牙电信、沃达丰和爱立信等提供的沉浸式游戏和高清视频展示,是调用按需提升网络质量的API形成的。
GSMA开放网关API是在CAMARA中定义、开发和发布的,CAMARA是一个开源项目,由Linux基金会与GSMA合作驱动,供开发人员访问增强的网络功能。在CAMARA中,电信运营商和开发人员之间的API可以使用开发人员友好的工具和软件代码快速交付。
目前,该倡议已经宣布了八个通用网络API(例如,用于设备状态的API),更多的API正在计划中。总体来说,该框架旨在简化服务交付,促进电信运营商和云计算厂商之间的合作。该倡议还可能支持沉浸式技术和Web3,以更好地达到临界质量。
开放网关的倡议给业界很大的想象空间,亚信联合创始人田溯宁曾撰文指出:这是一个令人兴奋的开始,这个联盟的设想是全球运营商联合起来把自己网络能力(如位置、状态、认证)开放出来以标准接口(API)提供给各种应用。如果能实现这个目标,不仅会改变今天运营商管道化命运,也是将来Web3的网络基础。
 
3.虚拟无线接入网得到业界的认可
虚拟无线接入网(vRAN)生态系统正在扩大,越来越多的玩家宣布进入该市场,其中包括多个行业巨头,如三星、爱立信、诺基亚、乐天移动、Mavenir、NEC和富士通等,多个渠道预测vRAN收入将在2023年增长。vRAN的性能在不断提升,能效不断改善,与传统的无线接入网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小,因此发展势头迅猛。
开放的无线接入网的产业链已形成,从芯片到基站,到系统/管理软件(BSS/OSS)等各环节已有丰富的厂商。IoT Analytics专门针对vRAN的芯片提到了英特尔的相关信息,英特尔的全新第四代英特尔至强处理器集成了vRAN加速器,因此客户无需定制第1层加速卡。通过消除对外部加速卡的需求,电信运营商可以降低其vRAN的组件需求,这反过来又会显著节省计算能力,简化解决方案设计,并降低运营商的总拥有成本。
 
4.低成本5G专网不断涌现
随着经济实惠的便携式解决方案的出现,5G专用网络在企业用户领域获得了巨大的吸引力,例如,沃达丰发布了一款微型5G基站,使小型企业和家庭能够从该技术中受益。然而,尽管专用的无线生态系统具有巨大的前景,但IoT Analytics认为5G在工业领域的采用率仍然很低,数百家工业企业已经开始了5G专网试验,但很少有公司进一步推广该技术。
不过,近期多家工业企业对5G专网的态度进一步重视,并开始推广这一技术,使得5G专网进一步成为业界关注热点。最为典型的是西门子重申将向业界推出全套5G专网产品,西门子表示,其5G专网产品是一个全套的系统,包括核心网和无线接入网的所有组件,例如无线接入网的集中式单元(CU)、分布式单元(DU)和无线单元(RU)所有部分均包含在西门子这一系统中。西门子发布工业5G专网解决方案,则进一步成为5G网络方案的供应商,可以看出西门子不仅仅满足于作为5G专网用户的角色,而更希望成为5G专网的提供者,将自己的5G网络技术输出到其他工业企业中。
5G专网市场越来越热闹,尤其是公有云厂商的入局,将5G专网做到更加廉价、更容易部署。例如AWS推出的Private 5G,宣称让企业只需几天时间,即可采购、部署和扩展5G专网,而非几个月,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5G专网部署的门槛。
 
5.NB-IoT芯片和模组迎来新的入局者
今年3月,意法半导体(ST)宣布推出尺寸超紧凑的低功耗物联网模块ST87M01,这是一款集成了NB-IoT和GNSS地理定位功能于一身的器件。而在此前,瑞萨科技也推出了一款NB-IoT模组RYZ024A。
物联网从业者对这两家厂商b并不陌生,这两家厂商都是全球知名的半导体厂商,在微控制器、模拟器件等方面全球领先,但是蜂窝网络基带芯片并不是两家厂商的优势,因此两家的入局让业界不少从业者感到有些意外。不过,两家厂商的蜂窝芯片可以和已有产品形成高度协同。这一特点无疑向NB-IoT现有厂商提出挑战,甚至蔓延至蜂窝物联网模组厂商。
例如,ST是一家IDM模式的半导体厂商,因此该厂商宣称推出的NB-IoT产品以及其中的新品都是自主设计、研发、制造,所以ST能够全盘控制、管理物料成本和供应链,在产品质量方面有较高的保障。一直以来,ST的产品以稳定性高著称,这款NB-IoT产品也将延续其以往的特点。另外,ST拥有非常丰富的半导体器件产品,可以为其NB-IoT产品供应链稳定性和产品的协同形成强大的“靠山”,这或许是该公司在物联网领域最大的优势之一。ST也提出,ST87M01 可与自己的各种技术产品配合使用,包括微控制器、AI 解决方案、传感器、执行器、PMU、转换器、接口、存储器和其他连接技术,这些产品在全球市场中都具有巨大优势,为下一代物联网生态系统赋能。
 
6.基于3GPP的卫星连接的兴起
基于3GPP的卫星连接渐行渐近,主要芯片制造商都展示了其最新进展,如联发科、高通公司、索尼半导体。
例如,联发科的MT6825是专用的独立3GPP NTN标准调制解调器,支持摩托罗拉Defy Satellite Link的附属设备,具有信用卡大小的外形,支持双向卫星通信,在地面网络覆盖有限的地区尤其有用可以让iPhone 或 Android 智能手机支持卫星通讯功能。
与此同时,索尼半导体的ALT1350是第一款将蜂窝LTE-M/NB-IoT与sub-GHz低功耗广域网(LPWAN)通信协议和卫星连接以及支持AI的传感器集线器相结合的芯片组,为物联网设备超越传统网络界限进行通信开辟了新的可能性。这些发展凸显了卫星连接在电信行业日益增长的重要性,以及实现可靠和无处不在的连接的潜力,特别是在偏远或难以到达的地方。
 
7.eSIM/iSIM在物联网中的应用将加速
物联网设备对eSIM的采用有些缓慢,部分原因是其复杂的生态系统。为了应对这一挑战,GSMA正在开发两个新的eSIM物联网规范,即SGP 31和32,这将补充现有的M2M(GSMA SGP.02)和消费者(GSMA SGP.22) eSIM标准。新规范将通过专用管理模块实现eSIM的远程控制和配置,无需用户交互和运营商集成,有望简化物联网连接并加快物联网部署的上市时间。
使用eSIM和iSIM技术跟踪和监控小型和轻型物品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尤其是在物流和供应链管理中。多家公司正在与其他行业领导者合作开发智能标签跟踪解决方案,这种像纸一样薄的设备能够以前所未有的精确度、准确性和安全性跟踪小型和轻型物品,这在以前是传统跟踪设备无法实现的。这些技术利用低功耗广域网和卫星连接以及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和其他传感器来收集和传输关于位置、温度、湿度、运动和其他关键指标的实时数据。随着对安全、灵活和高效的物联网解决方案的需求持续增长,这些合作伙伴关系和协作将推动行业的重大创新和增长。
 
*文章来源于物联网智库,侵权请联系删除